煤粉浓度和着火方式的关系 粉煤灰可作为高性能超细掺合料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内碳酸钙消费量超过1500万吨(不包括脱硫与饲料级),长石、石英、高岭土、膨润土及其它粘土矿物超过3000万吨,炭黑、白炭黑超过800万吨,再加上其它各种有机与无机、天然与人造的功能化填料总需求超过6000万吨,随着材料绿色化、复合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填料的用量将越来越大。根据初步调研分析和技术评估以及后续研发展望,未来5年内粉煤灰可按10-20%的比例逐步替代各种常规天然或人造填料,总容量将达500-1000万吨。碳酸钙作为常用化工填料,应用面广量大,价格低廉,细度以10微米以细为主,吨价格平均重钙约1000元,轻钙约1200元。同细度的粉煤灰超细微珠替代碳酸钙,各种制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提高,成本下降明显,在深色制品领域替代碳酸钙潜力巨大。
煤粉浓度和着火方式的关系
煤粉着火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研究和讨论的焦点问题。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煤粉着火方式有三种理论。一是均相着火理论,认为煤的着火首先是在气相中发生的;二是非均相着火理论或称多相着火理论,认为煤的着火是从煤的表面开始的;三是联合着火理论,认为煤的着火是在气相和固相中相继发生的。煤粉设备有很多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煤粉机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这三种着火理论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归纳出来的,视具体条件给予理论解释。这些具体条件包括煤粉气流中颗粒与颗粒的浓度效应,颗粒与气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气体动力特性,传热体质过程,煤粉的动力特性等等。这里重点讨论煤粉浓度和着火方式的关系。
用试验研究煤粉气流着火方式时要解决两个前提性的关键问题:着火点的判断和着火方式的判别。
着火方式的判别是极其困难的。在单颗粒状态试验中,一般都通过特殊方法如激光全息阴影照相H3和高速摄影[25~273等进行观察。而煤粉气流的着火方式是难以用直观的方法进行观察的。Howard和Essenhigh r28]通过分析着火过程中煤焦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变化,确定了多相着火的存在。煤粉燃烧有两种极限情况,一种是颗粒析出的挥发分阻碍氧气到达颗粒表面,燃烧只是气相中挥发分的氧化反应,从而煤焦中V/FC的比值直线下降,这种情况类似于纯热解,图中直线A和B分别对应于挥发分为40%的烟煤Q因子(实际析出挥发分和工业分析挥发分量的比值)为1和2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只有多相燃烧存在,挥发分和固定碳同时以多相反应的方式消耗掉,VIFC保持不变(直线c)。实际燃烧过程按曲线D进行,开始煤粉失去水分和少量热解,曲线下降,与直线A重叠,随后固定碳和挥发分同时以多相燃烧的形式消耗,V/FC几乎不变,与曲线C平行,且着火也在此发生。此后由于颗粒表面氧气耗尽,热解和均相燃烧又出现,曲线又和直线A平行。末了由于均相燃烧减慢,氧又可到达颗粒表面发生多相燃烧,直到燃荆
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有限公司粉煤灰处理设备将分选后的粗灰超细磨,比表面积达到2000m2/kg以上并改性后,可替代轻钙、重钙、石英粉等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比表面积达到3000m2/kg以上并改性后,可替代纳米钙、高岭土、滑石粉等无机非金属矿物填料。比表面积达到4000m2/kg以上并改性后,可替代炭黑、白炭黑。采用传统手段无法把粉煤灰加工到如此细度,或者加工成本极高没有经济性;而采用蒸汽流磨设备(简称蒸汽磨),用电厂余热蒸汽作为动力具有很好的经济性,从而使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成为可能。